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日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模范群体现象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4 16: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河南日报
编辑:小小心绪控

一个个先进典型
一座座精神标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模范群体现象的启示

一个人点亮一盏灯,一个人照亮一条路,一个人感动一所学校。两年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群星灿烂”,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学生模范群体和个人。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感人、励志的人生故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充分发挥模范群体典型带动作用,把典型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把榜样的力量最大化,让模范群体的行为成为一面镜子、一根标杆、一面旗帜,让做好事行善举成为每个人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文化。深刻诠释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责任、奉献、诚信、励志”的学校精神。
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彰显真善美
坚强哥胡利朋:奶奶,我是你的眼睛
胡利朋的人生经历就像是电视剧《渴望》的原本,所有的苦难强加在头上,他却没有被打倒。父亲固执,爷爷自杀,妈妈改嫁,姐姐卧床,奶奶眼盲……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使他成了一名缺衣少食的贫困大学生。大二时,奶奶的眼疾恶化,家乡医疗条件有限,胡利朋把奶奶带到郑州,在学习之余,一边挣钱补贴家用一边多方求医为奶奶看病。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他走上了自主创业的拼搏之路。他先后荣获“中国自强大学生”提名奖、第三届河南省省直“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励志哥魏星:人生以痛吻我,我却以歌回报
他的大学之路与众不同,家境贫寒,负债累累,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19岁的他孤身一人来到建筑工地,咬牙坚持30天后,怀揣着1500元血汗钱踏入大学校门。接下来的几个寒暑假,他先后在昆山、天津、郑州打工,抡大锤、开电钻、挖土沟,苦力活样样都做过。之后他从事过很多行业,做了各种尝试,失败过,被骗过,受过伤,吃过苦,但他总是咬着牙,一声不吭的走了下去。那些痛苦,那些劳累,那些
打击,很多同龄人都无法承受,但他却将其看做是自己的一笔财富,毕竟逆境才能让人成长,磨砺才能让人强大。如今他开了个网店,开始了“小老板”的岁月。
中国好人周文静:“二货”的女孩儿,诚实的周文静
一个周口鹿邑的女孩儿,一个外表温婉,内心大气的女孩儿,一个被同学们评价为“二货”的女孩儿。2013年6月10日,周文静在出租车上阴差阳错地捡到了十万元钱,立刻去了公安局,物归原主后,她松了一口气。周文静说:“我只是拾了东西,拾了东西就要交还,这是我们从上幼儿园都知道的。”现如今,周文静不仅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名人,而且也荣登2013年9月份的“中国好人榜”,被评为诚实守信好人。
保安哥刘鹏林:只要追梦的原动力还在,一切就皆有可能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毕业典礼上,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的刘鹏林与众不同,相对于同学们的风华正茂,已经33岁的他略显沉稳,其实,身穿硕士服的他之前是该校的一名保安。家在驻马店的刘鹏林初中毕业后便辍学打工。但在刘鹏林的内心深处仍继续着自己的求学梦。2000年,他应聘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了一名保安。13年来,他坚守梦想,刻苦学习,坎坷求学,先后拿到了自学考试法律专业专科毕业证、本科毕业证、司法资格证,2010年,他开始攻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今年6月硕士毕业,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此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模范群体的中坚力量还有将比赛奖金捐献给身患白血病同学的郑开国际马拉松男子半程赛冠军刘鹏、荣获河南省共青团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先进青年集体的“滴水公益”社团、将银行误操作多出的13.5万元及时返还的邬征言,延续大爱,继续帮助80多岁身患重病的老人供养的35个留守儿童的“微
力量”爱心团队、传递爱心、传递文明、奉献社会,长期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不辞辛苦、奉献爱心、坚持在深山贫困地区支教的外语系支教团队·······
模范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在于其体现了真善美、彰显了浩然正气,而且在于其事迹可亲、可信、可学。一个个先进典型的涌现,为人们树起了一座座崇高的精神标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模范群体的出现也必然和该校科学的育人理念、独特的学生培养模式、务实的工作格局以及不断积淀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怀分不开。
坚持立德树人科学创新育人理念
多年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始终秉承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创新。学校全体教职工时刻牢记“以德育人”的使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形成了一种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
“新形势下,学校党委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课题摆在首要位置,明确并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定位,确立‘厚德精术,铸魂树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杨健燕对这种育人理念的内涵作了新的诠释。
胡利朋、魏星、周文静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模范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该校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全面发
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以及学校道德建设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影响力与生命力。
坚持典型引领构建独特的学生培养模式
校园先进典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动力,是引领师生争先创优的精神品牌。借助身边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可以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示范,把空泛的概念变成实在的样板。自胡利朋、魏星等模范典型涌现以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学校积极依托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等校内平台对其事迹进行了详尽的宣传报道,让模范典型更加可亲可学。
先进典型涌现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注重将学习活动全方位开展,系统化推进,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不断开拓学生培养模式,创新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将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及其彰显的学校精神纳入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理念中。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同时,注重典型引领,示范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为引导90后大学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该校推出了“滴水公益”社团、“微力量”爱心团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语系支教团队等动人事迹;针对大学生面对就业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悲观等情绪,该校及时选树了胡利朋、魏星、刘鹏林等典型,有效缓解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困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宣传和学习这些先进的同时,正在大力把这种新的道德力量和道德品质升华为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资源,使这种精神品质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为学校的人文和道德底蕴输送新的元素。
坚持育人为本建立务实的工作格局
基础是根本,制度是保障。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学校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中定位和开展,对党政干部组织、协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学校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认识和体会,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还以重大节日或事件为契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红色话剧《绝恋1949》、专家学者党史讲学、“我为党旗添光彩”演讲比赛、观看红色电影等,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故事,都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励志成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独特的学生培养机制,确保学校自己推出的典型立得住、站得久。如胡利朋、魏星、周文静、刘鹏林等大学生典型,他们不仅以感人的事迹、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熏陶、感染着广大师生,而且他们在学业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师生们学习的榜样。
坚持德育为先铸造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沃野千里,必有良源。根植中原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并逐渐转化为“明德、博学、经世、笃行”的八字校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加强对学
生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和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怀为出发点,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对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梳理、总结、提升,并进一步培养、挖掘、创新,形成一批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被誉为“中原第一班”的国旗班、会计学院“知·智·行”大讲堂、经济学院的“星火”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优化行为的平台。与此同时,该校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春雷剧社、蓝天心理学会等多个学生社团被授予“全国十佳社团”、“全国百强社团”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和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升学生的诚信自信与诚信自觉。持续举办了“校园短剧大赛”、“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等“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了学生诚信文化教育、毕业生“诚信签约”、“诚信就业”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学生工作中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诚信教育体系。涌现出胡利鹏、周文静、邬征言等一大批诚信学子,提前还贷成为常态,该校助学贷款学子提前还款超过80%,还荣获“河南省金秋助学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以创业教育、励志教育为着力点,开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生创新服务体系,设立学生创业专项经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以学生创业者为依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相继成立了别扔网、好仆传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一帆风顺广告有限公司等创业团队,提升校园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以强化传统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与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林州市人民政府等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发挥基层实践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优势,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锻炼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趣味盎然,润物无声。
坚持言传身教形成教书育人浓郁氛围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者,德之为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要求全体教师不能光靠说教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要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通过自身的思想境界、一言一行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进步成长。两年来,学校先后涌现了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恩慈姐姐颜志伟,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张占东、李冬霞,“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金凯以及长期默默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团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甘当人梯,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学校每年评选“十佳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在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开设“财大人财大事”栏目,榜样带动,营造氛围,坚持用远大的理想引导学生,用严谨的师风熏陶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感动之后是行动,榜样的力量,更源于其“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正是模范群体的引领和感召,加快了道德力量在人们心中的传递。
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模范群体现象在该校是典型,在整个社会却是万花丛中一点红、汪洋大海一滴水,如果能把道德模范的典型效应转化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激发全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滚雪球效应”,一定能够在社会上唱响主旋律,广泛汇聚正能量,使道德模范力量成为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分享方法:【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添加方法:
1,【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
2,点击微信【通讯录】-【添加朋友】我们的账号是“caizixiaowo”或者登陆新浪微博,关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财论坛 51chuzhong.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5-1 00:40 , Processed in 1.8649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